欢迎访问 旅行社舆情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旅行社发展

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旅游客流数据报告发布

时间:2022-04-08 文章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4月6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季度成果发布会在线召开。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和中国电信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旅游客流数据”报告,报告主要分析了2022年第一季度旅游客流数据的市场格局、市场恢复情况、游客流向和趋势预测。

  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的周边城市正在成为重要的客源市场。2022年第一季度地级市流入游客量占比的分布特征呈现为:以一线城市和部分省份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以及季节性旅游热门城市游客占比高,其中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和省会城市(如成都、郑州、重庆、武汉、合肥、南京、昆明、贵阳、西安、杭州等)占比优势明显,而冰雪旅游城市(如乌鲁木齐、哈尔滨、长春、沈阳)的占比区域优势明显。2022年第一季度重要地级市客源市场主要分布在华北五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长三角地区(上海、浙江、江苏)、东南沿海城市和西南省会城市(成都、重庆、昆明、贵阳)。相较于流入游客量占比,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的流出游客量占比优势不太明显,围绕这些城市的周边城市正在成为重要的客源市场。受春节假期影响,2月份的游客流量分布更集中。成都、重庆、武汉、合肥作为主要目的地流入游客量占比优势明显,而成都、上海、深圳、广州、北京作为重要客源地表现突出。

  2022年一季度地级市旅游热度由高到低排序的前十位依次是深圳、上海、厦门、广州、海口、南京、郑州、佛山、武汉、北京。2月份热度高的城市还有西安、成都、贵阳、合肥、无锡、自贡。受春节假期影响,2月游客驻留时长要高于1月和3月,驻留半径变化不大。2022年第一季度外地游客平均驻留时长为60小时,本地游客平均驻留时长低于45小时,外地游客平均出游半径为519公里,本地游客平均出游半径低于351公里。

  一季度全国地级市本地游客占比平均为44%,外地游客占比平均为56%。对于流入游客量相当的目的地城市,本地游客占比越多说明本地市场越活跃。本地游客和外地游客占比从侧面反映了疫情对游客行为的影响,疫情期间游客更倾向于选择人口密度较低和距离较近的目的地。

  一季度地级市跨市出游的恢复率好于流入游客的恢复率,游客出游的空间范围更分散。与2019年相比,2022年第一季度地级市跨市出游恢复率平均为49%。一季度流入游客恢复率总体偏低,80%以上的地级市恢复率低于50%,全国平均恢复率在30%左右。与2021年同期相比,全国大部分地级市为负增长。一季度地级市跨省游的出游恢复率也要好于流入游客的恢复率,地级市省内流入和出游的恢复率好于跨省流入和出游的恢复率。2022年第一季度地级市跨省出游平均恢复率为31%,省内出游平均恢复率为38%,地级市省外流入游客平均恢复率为26%,省内流入平均恢复率为35%。

  一季度到达目的地的客源主要来自全国性重要客源地和周边地级市。重点分析上海、厦门、深圳三个高热度城市和热门冰雪旅游城市的主要客源分布以及疫情高风险城市的流入流出特征。作为第一季度的三个最高热度城市,上海、厦门、深圳的客源分布有相似之处,北京是三个城市的重要客源地,河南是上海和深圳的重要客源地,其它客源地随着距离增加比例逐渐降低。

  与历史的变化趋势相比,2022年第一季度地级市流入量的月度变化趋势和2019年的月度变化趋势相关性更好。从2019年第二季度的月度变化趋势来看,4月流入量将继续减少,随着五一假期的到来,5月游客量到达一个较高值,6月的游客量回落。结合2022年3月份的实际情况,在3月中下旬全国多地有新增病例,4月的游客出游将会受到影响,可能呈现下降趋势,5月游客量增加的幅度,取决于多地疫情是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责任编辑:申志


原文链接:http://hct.henan.gov.cn/2022/04-08/242890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旅行社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互联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旅行社舆情网 lxs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4179号-7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